微媒数字会议 首页 策划干货 职场干货 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发布时间 : 2019-8-23 14:27| 查看: 3048

摘要: 上期在《真正的高手,从不突破自己的能力圈做事》和大家聊了聊摸清自身能力,做自己能力圈内的事的重要性。今天和大家讲讲“纯粹“两个字,无论在职场还是在投资中,为什么让人更有掌控力。最近,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 ...

上期在《真正的高手,从不突破自己的能力圈做事》和大家聊了聊摸清自身能力,做自己能力圈内的事的重要性。

今天和大家讲讲“纯粹“两个字,无论在职场还是在投资中,为什么让人更有掌控力。

最近,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一封任正非签发的总裁办电子邮件。炸了。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一个刚毕业进入华为的博士生,工资最高达到了201万,还没考虑每年可能会发放的股权期权。

出于好奇,我查了一下这8个顶尖人才的来历。

不出所料,8个都是一流学府的博士,来自清华、中科院、港科大等学校。

排在第一位的钟钊,厉害了,来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。他的导师刘成林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。

每一个拿高薪的人才,都是科研领域最顶尖的专家,甚至是拿了好几个国际计算机竞赛的金牌。

他们用实际结果诠释了:在某个维度纯粹一点的专业,才是最高价值的专业。

今天,我就想跟大家扯一下“纯粹”两个字的重要性。

二合一的投资品,往往赚不到钱

我是首先在理财投资领域,发现了纯粹的珍贵。

举个例子,就说前几年坑惨了万千老人的海景房。

山东乳山等小镇的海景楼盘已经成了“鬼城”。

这个曾经被联合国评为“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”,如今只剩下对折的房价,和一片死寂。

大量的海景房,以宜居、投资回报高、一站式打理的各种套路拉拢,很多老人家就当场买下了。

反正10万块钱的首付,大部分人都给得起。

然而等得到收楼的,也许等来的还有10年后亏一半都卖不出去。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等不到收楼的,等来的是漫漫维权路。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往往都是脑门一热:哇这么低价,这么美好,买一个来度度假也无妨。

然而这里却有一个极大的Bug——投资和自住度假两个功能合一,不够纯粹,所以必然是自相矛盾。

我给大家算一笔账:

如果是投资的话,那海景房的租金一个月才1000出头,减去各种维修打理物业费用,一年的租金回报才2%。还不如买余额宝。

如果是自住度假的话,那一年才节省几次宾馆费用,总体应该不超过6000吧。

这不纯粹的投资和独家自住功能结合,投资没个好回报,自住没个好交通。

到最后,啥都没捞着。

这就是在投资时没问清楚自己目的性的悲哀结局。

再举一个例子。

很多人以为,混合型的基金既能买股票又能买债券,实在是混搭好帮手。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事实上,这玩意儿特别不好把控,尴尬就尴尬在“灵活”两个字上。

你说在熊市的时候,多少拿着点低风险的债券也是好事。

但是到了牛市前期吧,它可能一直持有债券,根本来不及未卜先知,华丽丽错过一波疯狂的上涨。

所以一般来说混合型基金在熊市表现相对平稳一些,但是在牛市也相对没有那么凌厉。

有数据可比的2004年到现在的15年多,持有混合型基金平均可以翻6番,持有纯股票型基金可以翻7番。

很明显,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要比混合型基金高不少。

这就是纯粹的魅力。

哪怕拿着纯的股票跌下去,到涨回来的时候还是赛过了温吞、迟疑和不笃定。

纯粹的职场目标,才能到达彼岸

随后,我也发现了,在职场生涯和人生哲学上,纯粹也相当有魅力。

上面那8位顶尖垂直领域人才咱就不说了,毕竟也算是小众案例。

我可以谈谈今年38岁的言哥。

他是我大学里面的师兄,从一毕业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在华为已经足足干了16年。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这16年里面他一直在芯片科研领域做研发,每年能分到几百万的华为股票。

到今天,数一数,他股票已经价值10000万。

哎哟,你不用掰手指数零了,我就直说了吧——在你还担心着35岁中年危机的时候,人家已经靠打工实现了1个亿的小目标。

但是真正和他聊天的时候有点惊诧。

他根本并不是为了很高的回报选择华为,而是因为真的喜欢做芯片研发的工作。

正是因为目的够纯,认准了这个方向就一头扎进去了。

工作5年的时候,大学同一个宿舍的室友提议他出来创业,他思前想后,创业的话就要做很多管理、营销、运营的工作。这些方向不是他想要的。

没什么迟疑,他拒绝了创业邀请,直到今天成为了亿万小富翁。

老实说,90%的人在职业道路上并没有他目的那么纯粹。

比如,劝说言哥出来创业的那位同学,也尝试了不少的方向——折腾短视频、做自媒体、淘宝卖货、玩直播做网红……

却始终都只是在盈亏平衡点上面挣扎。

其实谁都没有言哥想得清楚:一个人的职位价值,根本取决于稀缺程度。

在华为,他是第一代芯片科研人员,也是项目核心成员。

在一个“伟大而不可复制”的公司里面做核心岗位,一定是比自己瞎折腾价值高。

在一个正确的维度去做纯粹,做精深,总比蹦跶着到处去试错来得更精准。

因为职业生涯的设计本身,就是一场冒险,一场投资。

你想得到什么,必须要纯粹一点

言哥的经历,让我想起《非你莫属》中看过的一个海归女孩。

她叫孙浙杭,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。

会讲7个国家语言的学霸,就读的是高分热门专业经济学。

然而,这个23岁的女孩,刚刚在《非你莫属》的舞台上走下来时,脸上明显带着一点点无奈。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老实说,她得到的求职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好。8k+的薪水,做自己喜欢的公益教育类工作。

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起点。

然而在节目当中她曾经提过两点:

一,做本专业对口工作,要求月薪10000。

二,如果做自己特喜欢的教育行业,薪资怎么都行。

坦白地讲,没有几个人会质疑她的这种模棱两可。

海归、学霸、家境宽裕,就凭着这几个关键词,为梦想舍弃点工资怎么了?

唯独其中一个叫栗浩洋的老板一针见血问她:

“你觉得你的人生真的想清楚了吗?你到底想要什么?”

果然,到了讨论薪资的环节,孙浙杭脸上带着犹豫。

对一个公益教育类工作,反复讲价,还是希望拿到10000月薪的期望值。

主持人涂磊一针见血地说:你看,其实你还是有执着想法的,不是什么都行,而是月薪10000。

看到这一段,我的心里百感交集。

“既要……又要……”好像就是一个人性魔咒。

钱多事少离家近之余,最好还要挑战有趣晋升快。

然而,你自以为是的左右逢源往往都是做不到的。

现实总是反常识的。

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,想要人生更有掌控感,你必须选择一个极致的方向。

也就是说,先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然后,坚定心智,别三心两意。

写在最后

犹记得,80年代的时候,二合一洗发水流行了非常长的时间。

因为洗头的时候节省时间,它一度是洗护巨头宝洁的杀手锏。

我35岁,中年危机;他38岁,靠打工挣了1个亿

甚至一度,市场上还出现了洗发沐浴二合一,洗发护发沐浴三合一……只要是瓶起泡泡东西,就能往身上倒。

然而,这种“N合一”,既要清洁头发又要柔顺毛鳞片,甚至要清洁皮肤,往往几种效果都不太好。

于是,最近10年大家越来越接受,洗发水还是和护发素分开的好。洗发水绝对更加应该和沐浴露给分开用。

毕竟,给头发营养的成分,往往很难呵护肌肤。

混合在一起的东西,往往每个方面都无法突出。不突出,又如何做到极致优秀?

偏偏这个市场,残酷得你不敢想象。

只有极致优秀的水平,才值得你仰望不及的高价值。

一流的戴森吹风机可以卖2990块,价格是普通吹风机的10倍。

一流的特斯拉顶配,卖150万,价格是普通电动车的10倍。

华为会花201万年薪聘请一个极致优秀的博士,但可能只会花21万请一个寻常优秀的学生。

所有走到接近100分的产品,都能得到比80分产品10倍的回报。

所以,我很相信柴静在《看见》里面的一句话:

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,要把它精确的挪动1毫米却要花更多的力气。

人与人之间的区别,也许就在于这是否纯粹而突出的,1毫米。
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LinkedIn”(ID:LinkedIn-China),作者 维小维。

文章ID:948

相关阅读

返回顶部